韩联社本篇文章1058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临近,“在家养老”的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各方面的动作变得频繁,民众对这种新养老模式的期待也增加了。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住房贷款”对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养老观念的冲击、住房70年的产权限制等,这种模式长期没有被推进。 专家指出,要真正摆脱“在家养老”的困境,需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最近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期老龄化事业快速发展计划》提出“住房养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部门开展“住房养老”试验业务。 在今年9月由全国政协举办的“致力于中国养老事业的迅速发展”提案办理会上,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也说,许多国家采取了“房间养老”措施应对老龄化问题,银监会也对此展开了专门的调查。 各方面的密集动向,把长年讨论的“在家养老”业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说到“住房养老”,最广为人知的方法之一是住房贷款,俗称“住房贷款”。 住宅产权所有者将住宅抵押给银行和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判断后,定期向房主发放固定资金。 房主去世后,其不动产出售,所得用于偿还贷款利息,其上升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这种贷款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分期坏账,一次偿还。
据说中信银行已经发布了中老年人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宣布进入“养老贷款”业务。 根据规则,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18岁以上的法定抚养人抵押不动产后,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
目前,这项业务正在北京等城市试行,但由于属于“螃蟹品尝”,中信银行非常谨慎,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较高的准入门槛。 具体要求者有两套以上的住房,抵押给银行的不动产最好不是唯一的私人住宅的老人只有一所房子的情况下,其抚养人必须有自己的住房,老人及其法定抚养人成为养老贷款的共同借款人。 但是中信银行的相关人士坦白说,现在这个业务整体的业务量不太大。
实际上,中信银行的试行并不是国内以“家养老”模式进行的第一次尝试。 200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向中国介绍了这一理念。 从那以后,各方继续进行各种尝试,推进中国式房贷的步伐,但相关领域都情绪浓厚,步行困难。
2006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试图推进“住宅养老”模式,但由于长期有人问津,最后不得不继续这项业务。 2007年孟晓苏成立了幸福人寿保险企业,亲自参与了“按揭”产品的研究开发,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12下一页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