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本篇文章1922字,读完约5分钟
“这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海洋卫星快速发展历史的另一个里程碑! 》国家海洋局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2日在北京举行的“海洋2号”卫星交付仪式上作了如下评价。
他认为“海洋二号”卫星在轨道运行后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获得世界海面风场、波场、海洋动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等许多重要的海洋动力参数。 为国家海洋局等客户的海洋环境监视和预报、海洋调查和资源开发、海洋污染监视和环境保护、可直接服务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空之间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重要支持。
海洋二号]卫星作为中国自行开发的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全天24小时获得海上风、浪、流、潮汐和海温等海洋水文气象新闻,为中国海洋观测开辟了新的行业。
“‘海洋2号’卫星大幅提高了海洋环境预报的精度和时间长度。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海洋2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首席设计师蒋兴伟表示,“与“海洋1号”利用红外、可见光等进行光学探测不同,“海洋2号”主要利用被动微波遥感器进行微波探测,
技术上,“海洋二号”卫星定位轨道精度优于3厘米,中国首次用卫星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轨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海洋监测和科研能力和水平。 另外,标志着中国海洋卫星向系列化和业务化迈出了一大步。 现在,由于轨道上搭载微波散射计的遥感卫星很少,“海洋二号”卫星的交付运行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作为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聚集了多种主、被动微波遥感负荷,每天可观测到世界近90%地区的海面风场,观测数据比较了国际上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
科学开发和护卫海洋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中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6%,人口占全国的41%,集中60%以上的社会财富,海洋在中国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战术地位极其重要,海岸带承载力和资源的持续
迄今为止,中国40多个近海渔场因过度捕捞而衰弱严重。 利用海洋卫星提供的环境资料,可以科学估计渔场资源潜力,进行大洋渔场环境监测,判别大洋渔场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为制定渔业政策提供依据。 另外,可以利用海洋卫星合理选择养殖区,扩大可养殖面积的利用率,指导海洋养殖的合理配置,提高养殖的产量和防灾能力。
为了通过海洋卫星获得大洋渔场的消息,蒋兴伟介绍了“由海洋1号卫星监视的叶绿素、由海洋1号和海洋2号卫星监视的海洋温度、由海洋2号卫星监视的海面高度”。 这三种因素对明确海洋渔场非常重要。 鱼的习惯和活动与温度密切相关。 例如,金枪鱼的水温在27~28度为宜。 除了温度,还需要决定海洋一次生产力的足够饵料,即叶绿素。 有些流场是根据海面高度计算的。 叠加这些因素评价了海洋渔场的环境新闻。 ”。
对参加过两次南极科学考试的蒋兴伟来说,穿越西风带的经验终生难忘。 “这个地区多年来西风盛行,在这个西风带旋风接二连三。 以前依靠卫星云图提供相关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科学调查船横跨西风带很多时候依靠运气,现在有“海洋二号”卫星,可以进行海面风场和波场的实时、正确的监测。
使紧急监视更方便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风暴潮、大浪等海洋灾害非常严重。 往年经济损失数十亿元,严重年份达数百亿元。 在灾害状况正常的2003年,全国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依然达到80.5亿元,死亡、失踪人数128人,受灾人口达到2000万人以上。 利用“海洋2号”卫星,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的风和浪监测,提高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的预报和警报能力。
例如,风暴潮是海洋沿岸发生的常见严重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使局部地区严重涨水,造成重大灾害。 中国东南部沿岸是风暴潮严重的灾区和多发地区。 风暴潮造成的漫滩、浸水至少达数公里,最多达20公里、70公里,对沿海设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海洋二号’卫星将有利于提高对台风风场和路径监测的准确性,这对于风暴潮的预报十分重要。虽然靠气象卫星云图可以得到有关台风的重要新闻,但不能得到台风引发的海面风场和波浪变化的准确新闻,而通过‘海洋二号’卫星上的微波散射计和雷达高度计恰恰可以处理这一难题,这对于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和海浪灾害监测和预报水平会有大幅的提高。” 蒋兴伟说,“风暴潮的冲击力,对于沿岸船只,工业、民用设施等破坏力是十分巨大的。利用‘海洋二号’卫星提供的海面风场和波高遥感监测数据,进而提高对风暴潮预报的准确性和时间长短。”(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