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本篇文章3043字,读完约8分钟

湘江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重金属污染管理地区。 湘江管理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折射出中国水资源污染困境的方方面面

本刊记者/徐智慧(来自湖南省)

长雨持续了两个多月,湘江结束了漫长的枯水期。 在站在橘子洲头上的雨雾中眺望,湘江像恢复了一些浩然的气势一样,凝结向北流去。
去年春天,湘江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管理地区。 今年的“两会”中湘江依然频繁地被提及。 饮用水的安全性、经济结构的变革、土壤的生态修复、污染工业园区的转移等话题,潜台词中不可缺少“重金属”。

与其他河流相比湘江的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为国家的重金属污染管理首先需要道路”。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语)

被污染的农地

“那里曾是一片良田”54岁的刘海指着广阔野草丛生的荒地,告诉《中国情报周刊》。 但是,不能吃在这片土地上栽培的东西,2007年免耕后一直放置着。

是免耕政府的要求。 由于污染,水稻产量只有以前的70%,糟糕的是大米中的重金属超过了标准,属于“镉米”。

因此,湘潭市岳塘区易家坪村易家组和湾塘组的162亩田全部休耕,附近工业园区的公司按早晚两季稻1100元/亩的标准补偿。

刘海年轻时做农业技师,很会种田,他现在租了邻村十亩稻田。

灌水时不是从湘江的水,而是从被称为“大塘”的池塘里取水水田。 “湘江的水含有重金属,注入地里土壤也有毒,会做镉米”刘海说:“大塘离湘江有点远,可能也含有重金属,但比湘江轻。”

刘海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工作,其中一个在深圳定居。 他和妻子一起照顾长子。 在这十亩田地里,每年收入5000多元,充分涵盖日常生活,“也可以买烟”。

“我一辈子没在工厂工作过半天。 ”刘海说,他看着远处的化工厂,脸上露出鄙视的表情。

但是,除了种田,他实际上没有赚钱的方法。 “我们种的菜在外面的市场有卖。 人们听说是竹埠港的,不买,说这道菜有毒。 ’打鱼不能谋生。 株洲曲尺乡有渔村,20世纪90年代村民们都做了别的事情。 因为没有鱼。

刘海吃自己种的米。 也有村民卖当地产的米买常德、益阳等米吃,刘海很麻烦。 尽管污染很严重,他不打算离开这里,“反正一天两天毒没死”。 他说着听天由命的样子。

刘海村位于竹口港工业区,是湖南省七大重金属污染工业区之一,区内原来有四五十家化工公司,现在关闭了一半,剩下二十六家。

根据湘潭市环境保护协会向《中国信息周刊》提供的报告,湘潭段湘江两岸农田土壤镉超过3倍到30倍是由于长时间灌溉镉含量超标的湘江水所致。

从事金属冶炼的公司可以通过大气沉降、污水、固体废物等途径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2009年8月,浏阳市镇湘和化工厂发生镉污染事故是因为该公司未经批准,建设铟精炼线,历时4年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工厂周围1200米范围内土壤镉超过标准。 当地的解决办法是更换污染土壤的土壤,种苗。 但是专家对此提出异议:换土不现实,有毒土壤堆积在哪里?

相比之下,湘潭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探索更有现实意义。

湘潭市水稻种植面积310万亩,根据湘潭市环境保护协会的调查,其中120万亩土壤镉污染超过标准,占总面积的40%。 2008年至2008年,湘潭市环境保护协会与中南大学、湖南农大、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市科技局、环境保护局、农业局的支持下,在水滴村、竹埠村、金霞村、月形村施用镉污染土壤(水( 结果表明,通过施用红土、纸厂滤泥、石灰、海泡石等物质,钝化解决了土壤中的重金属,使大米中的镉含量降低了40%~60%。

根据南京农业大学的抽样调查,中国市场销售的大米约10%超过了镉。 湖南大米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到底有多少“镉米”产于湖南,现在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 很明显,在湘江重点整治的工业园区,大部分农地都被重金属污染,无法种植农作物。 需要“变性”解决、退一(农业)进二(工业)或退二进三(服务业)。 现在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已经制定了“变性”计划。

以隔壁为界

从长沙到湘潭、株洲,追溯湘江剧烈扭曲身体,形成大“s”,紧紧围绕着长、株、潭三个城市。 仅仅不到100公里,聚集了3个总人口约1400万的大中型城市,这里的城市密度在中部地区达到了罕见的程度。

过去几十年,各城市一直扩大自己的领土直到彼此紧密相连。 现在长、株、潭之间的城市间隔缩小到40公里左右。 开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需要半小时。 在途中,你会发现城市之间的生态缓冲已经很薄弱了。 大片的田地,让给了拔地而起的楼盘。

一起喝河水的事实,取决于三市唇齿。 短河面上,三个城市成千上万的人喝水。 随着污染的加剧,“排出口和取水口交替排列”的布局不断挑战饮用水的安全。

考虑到饮用水的安全,长、株、潭三市将取水口置于本城市的上游,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排出口置于下游。 随着城市本身污染量的增加,取水口不断向上移动的取水口越往上移动,越接近上游城市的污水排出口,饮用水反而越不安全。

长、株、潭越来越密集的城市布局使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湘潭市环境保护局8年前观察到湘江湘潭段镉污染严重。 湘潭市环境保护部门在湘江株洲霞湾港段至易家湾段的排出口反复进行取水样品检查,证明镉排出总量的88%来自株洲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平均每天240公斤的镉从株洲流入湘江,超过200倍以上

在湘潭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王国祥等人的推动下,湘潭市环境保护局提高了湘江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频率,每月增加一次,每10天增加一次。 2006年1月5日,湘江湘潭段发现镉超过25.6倍,流下,影响长沙,两市处于自来水供应停止的边缘。 这场镉污染事故是当时全国十大环境安全事件之一。

株洲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的排出口离湘潭取水口只有5公里,湘潭人像鲣鱼一样在喉咙里。 湘潭所有的饮用水都依靠湘江,在湖南只有湘潭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备用水源。 如果湘江发生严重的污染事故,整个湘潭可以有300多万人喝水。

自身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湘潭人坐不下,定期秘密访问霞湾港,发现污染物超过标准时,有人向株洲市环境保护局通报。 污染引起的反感在加深。 湘潭环境保护协会一名员工据《中国信息周刊》报道,湘潭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株洲市环境保护局长面前拍过桌子。 “不管政治是否廉洁,如果引起湘江污染,你的局长就不称职。 ”。

湘潭人说,他们在“自助”。 在这几点上,他们发挥湖南人的“犟”力,在株洲评选“环保模范城市”时,湘潭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结果落选。

在湘江流域,株洲和湘潭这样以邻邦为界的现象并不是孤例。

根据环境保护组织“绿潇湘”的调查,湘江流域普遍存在“上游污染、下游取水”的布置,很多自来水厂上游1公里范围内有排出口,废水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供水安全。 常宁市松柏镇老自来水厂上游500米处,是水口山有色金属冶炼四厂的污水排出口。 湘潭的竹口港工业区位于长沙取水口的上游,数十家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长沙人背如芒草。

根据国家一级水源地标准,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范围内不得有排污口。 湘江流域的一点点,这个规定实际上没有遵守。

部分原因在于城市的迅速扩大。 长沙市最大的第八自来水厂,上游920米有三个排出口。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讲师周晓明说,这些排出口本来就是排水口,但随着城市的扩张,排水口的所在地变成了工业区,排水口顺利变成了排水口。

12下一页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