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台风“达维”和“苏拉”带来的风雨还没有在我国完全分散,另一场强热带暴风雨“海葵”正在接近浙江东部沿岸。 对于台风这样破坏力强的灾害性气象系统,比较有效的防御关键是早期准确地预报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 那么,现阶段我国的台风预报水平怎么样呢?
中国气象局紧急减灾和公共服务司长陈振林表示,中国基本建设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台风立体监测体系,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多普勒气象雷达观测网、高密度地面自动站、高空

先进的观测设备使千里之外的台风“无处可逃”: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双星密码观测模式每15分钟可以获得最新的台风监视图像。 在沿海建设的无间隙多普勒雷达站网每6分钟可以得到台风实时监视新闻在我国建设的36181个自动气象站中,海洋(海岛、船舶、石油平台)站139、展位18

“近年来,我国与登陆台风相比也实施了外野观测试验,移动gps探测空、移动多普勒雷达、移动风廓线、移动自动站等丰富了台风监视手段,弥补了重要区域监视网站时空分辨率的不足。 ”。 陈振林介绍说,不仅提高了台风现场观测和警报服务能力,在相关科学研究中也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由于台风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数值预报模型的迅速发展,近20年来中国的台风预报业务能力取得了持续稳定的进步。

——台风的定位逐渐提高。 从2006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将登陆台风定位的时间从原来的每3小时提高1小时。

——台风业务预报的时效延长。 到2001年中央气象台只发表了24-48小时时效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从2001年开始台风预报的时效延长到了72小时,到2009年延长到了120小时预报。

——台风路径预报的精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2007年到年,中央气象台24-72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14、190、287公里,与20年前相比,全天候路径预报误差减少了80-100公里,48小时路径预报精度相当于当年全天候预报精度,经过72小时

“目前,我国台风路径预报和国际水平基本相当。”陈振林表示,随着台风预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完整,台风防灾减灾成效将日益显著。 (记者林晖)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