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本篇文章1200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题: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令”

中新社记者魏晟

生态文明的建设给中国带来了变革。

5年前第一次写中国共产党大会政治报告的“生态文明”,在十八大报告中被专门章节论述,“生态”两个字重复了39次,表现出执政党重视的态度。
生态问题妨碍了中国的迅速发展。 中国高速经济列车的后面不能扔垃圾和被污染的空煤气。

生态问题是国内外对中国的最大关心之一。 面对资源制约、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如果生活状况堪忧,迅速发展更难持续。

处理生态问题也是中国人最普遍的需要。 “应该适度居住”、“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这些十八大报告书中出现的话应该成为中国人理想的一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的一大考试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进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预计这一变革将在今后5年到10年,甚至长期在中国蓬勃发展,义无反顾。

这也是中国民意基础的最好变革,是中国普通人环顾身体“能看到、能听到、能得到货”的变化。

这种变革的最大阻力是改变现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粗放式”的快速发展阶段,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接近美国的6倍,比印度多3倍。 中国最新的“资源枯竭”名单包括69个城市,包括以资源丰富闻名的大兴安岭地区。 随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水资源诉求迫在眉睫等问题也在持续。

在一些地方官员中,不考虑快速发展而关注经济增长的思想还有市场。 对他们来说,gdp仍然是唯一的绩效衡量标准。

因此,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以科学快速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方法转变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快速发展全局的战术选择。 “要加快新经济快速发展方法的形成,把推进快速发展的立足点转向优质和效益的提高”。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倾听了民众的声音。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评论说:“执政者必须在喧闹中倾听沉默的声音。” 舆论传播后,与地方为政者的政策决定的联系更加紧密。

但是,关于地方快速发展的长期计划、一地兴衰的重大决定,单凭一时的舆论和某官员的个人想法是不能支持的。

十八大报告确定“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赖制度”。 要把资源消费、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评价方法、奖惩机制。

把“乌纱红章”和“蓝天绿地”联系起来,恐怕是必要的选择。

从数十年前的“人定胜天”,到如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国下手优化国土安全开发格局,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执行,都会发生更大变化。(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