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本篇文章3238字,读完约8分钟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达到1.6亿,同时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城乡空巢比率分别为49.7%和38.3%。 根据全国老年人2008年发表的“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 与发达国家独居和夫妇空巢户高达70%-80%的比例相比,我国老年人空巢穴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空巢穴老人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报道,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年人中,空窝巢率达到70%。 随着许多中青年农民工出去打工,有老龄化倾向的农村空巢穴老人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很多“空巢老人”面临心理危机、困扰、沮丧、孤独、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平时忧郁、叹息、流泪。 “锁上回家”这种寂寞的生活是很多“空巢穴老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空巢穴老人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生活保障,特别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今后长期的任务。 第二是日常护理服务。 现在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管理企业和很多专业的护士第三个是精神慰藉问题,现在空巢穴老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精神和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 他们中有很多人,与社会关系少,生活有趣,没有信心重新设计晚年生活。
有学者把巢穴的家庭分为三类:自己没有孩子的老人、没有孩子的家庭、明明有孩子在身边却无法联系的家庭。 最新的研究还加入了“新空巢家庭”,即现在独生子女升学、出国等理由早早离家的家庭,尽管父母只有40岁左右,但进入了空巢期。
养老问题,特别是空巢穴老人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在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建议与这个问题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教授、著名人口学家吴沧萍是最早提出“空巢老人”概念的学者,他大声喊叫,中国应对空巢老人现象,进一步“防洪”,这一代进入老年期的许多标准
不有钱人老是受不了的
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第十年。 1999年60岁以上的人口为1亿3200万人,刚刚超过总人口的10%。 到2009年,老年人人口达到1.6亿,接近总人口的12%。 老年人人口现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加,远远超过总人口6.6%的自然增加速度。 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现在达到了1806万人,每年以5%的速度迅速增加。
空巢穴老人的形成原因多而杂,有些研究者认为成因有四个: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变远了,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情景不多见了。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们提倡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孩子,给家庭老人的赡养带来了问题。 现在的新生代在文化断裂阶段成长,以前传下来的美德在新生代的痕迹不太深。 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人的职业通常收入低,很难照顾老人。
中国老龄化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党俊武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在养老、医疗、长期护理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年群体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任何发达国家都面临
全国老年人处理副主任阎春坦白,目前全国6400多个城市街道中,约三分之一的街道没有特别的老年人服务设施和场所。 在82000多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中,半数左右可能属于空白。 全国近41000个乡镇中,20%左右没有敬老院和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在近613000个村委会中,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度更低,可能不到30%。 到2009年底,中国共有国家、集体、个人开设的养老机构4万多家,共计279万张床以上,收养了近220万人。 养老床刚超过老年人总量的1.5%,收养人数不到老年人总量的1.3%。 但是,国际社会通常通行的机构的养老比率在5%以上。 随着我国家庭小型化的迅速发展趋势日益明显,4-2-1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结构的家庭已经成为主体,少子老龄化使空巢老年人家庭越来越多,成为现在城市空巢家庭的
正如专家学者所说,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在短时间内都会出现大量的空巢穴家庭和空巢穴老人,压倒了我们。 空巢穴老人问题绝非简单的个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社会命题。
“空巢老人”的养和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老年职工”,就“基本养老”、“老有养”等关系到老年人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制度安排,表明了党和政府应对老年人社会严峻挑战的决心。
面对“空巢穴老人”的难题,专家学者们相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首先,“空巢老人”是社会问题,应该举全社会的力量,由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处理。 吴沧萍指出,应对老龄化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首先由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卫生、教育、文化、科学、体育等各行政部门直接负责,承担各部门职务。 应对老龄化各方面的关系这么多,复杂只有政府有这样的权力协调解决。 政府主导是社会养老服务的关键,政府必须鼓励和吸引大量民间组织和公司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 而且市场化养老服务是不可或缺的。 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经营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让老年人融入社会。
阎青春认为,我们必须从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两方面积极应对。 尽快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基本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城乡老年人、无保障老年人的养老津贴支付制度,老年人目前最紧迫的“养育”
中国老龄化事业快速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草心敬老志愿者全国联盟主席刘红尘表示,中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这些老人渴望社会关爱和专业护理,草心联盟向全国提供老年病医师、心理顾问 他说,正在招募文艺工作者等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希望加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其次,提倡新时期的孝文化。 以百善孝为第一,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以前传下来的美德。 今天,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很多人有孝心,但心是雄辩的,力量不足。 “4-2-1”结构的家庭很多,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下降,空巢老人也很多。 十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快速发展基金理事长、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表示,“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理由,孝道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无视孝道的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普遍。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点人利益轻视正义,导致道德观念的淡化。 我认为在广大青年中间,有必要在整个社会中进行孝道的推进。 说孝永远是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光辉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物也不为过。 ”。 前几天流行的歌《好好回家吧》明确地告诉我们孝道已经成为了“稀有资源”。 孝道最感人的方法也只是“看”,最多也只是“刷碗”,代价是父母要为自己准备“好饭”的孝道表现,真的令人目瞪口呆。 如果我们能谈谈孝顺,作为孩子就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赡养责任,空巢穴的家庭减少,空巢穴的老人就能找回自己天伦的乐趣。
第三,“积极老龄化”应对空巢。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人类个人老年期的健康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生的经历和行为,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量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中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党俊武说,日益严峻的空巢老人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共同行动。我们要倡导积极老龄化,因为老龄问题涉及各个人。处理老龄问题需要全社会所有人参与,并且所有人都能从中受惠。积极老龄化,就要摆脱“空巢心理”,实现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适。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以前传下来文化影响,树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在生活上要找到快乐,培养自己的有趣,充实精神生活。老年人要多与社会接触,多参加社区活动,或者与老年朋友们一起聊天、散步,进行户外运动等,有利于老年人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抛弃心理上对子女的依靠感。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